二十四节气歌: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上半年是6、21,下半年在8、23,每月两节日期定,最多不差一两天。
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,天地变化以十五天为单位,人同样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。
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: 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 。
其中"二分""二至"是季节转折点,"四立"表示季节的开始;小暑、大暑、处暑、小寒、大寒、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;白露、寒露、霜降以水汽凝结、 凝华的现象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;雨水、谷雨、小雪、大雪反映雨雪的时间和程度;小满、芒种反映农作物的生长与成熟;惊蛰、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 象。
人体内,负责按自然规律同步变化的部门就是肺,肺主气,处胸中,其外包以肋骨,左十二,右十二,一共是二十四根,正好与二十四节气 相合。此外,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十二个,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,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。四肢应四时,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,正好应"六气为一时"。
<<黄帝内经·素问·六节藏象论>>里在讲肺的功能前,借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。
黄帝问曰:"愿闻何谓气?请夫子发蒙解惑焉。岐伯曰:此上帝所秘,先师传之也。帝曰:请遂闻之。岐伯曰:五日谓之候,三候谓之气,六气谓之时,四时谓之岁,而各从其主治焉。"
黄帝对岐伯说他很想知道究竟什么是气,岐伯说,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气,也就是十五天,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。一年有二十四个气。其实岐伯这里说的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。
根据人一生之中阳气的变化,可以找到每个年龄段对应的节气。婴幼儿时期对应立春、雨水;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应着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;成年人年轻人对应着夏季节气;中年人对应秋季节气;老年人则对应冬季节气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