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wOxEwi0enZ6DJJM2bzSQrBR_UU4Gqok55EGH0lFlX_61qMw7827mld7GJs0zzXoK0RSWA6Mky8Ay7lv2bogmX27yBhy-ciKXFI9tNg-2mQGbazqYGRwUwr6CVehAh734wjDaz2_nlGNoV/s400/20061111214629327.jpg)
十三鬼穴"是主治癫、狂症的重要穴位,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。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,"更加间使、后溪尤 妙",共计十五穴。这些腧穴,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、狂症的主要处方。其中取人中、风府、上星、后溪诸穴,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;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 陵、经穴间使,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;取手、足阳明经之曲池、颊车,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腹泻热;取手、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、隐白,以清肺健脾而化 痰浊;更取任脉之承浆、会阴,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。独取舌下中缝(舌者心之苗),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。如此诸穴合用,共奏开窍化痰,醒脑清神,宁心 益志之效。故癫、狂之症,取用"十三鬼穴",辄获良效。
十三鬼穴 ,古代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因旧说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,又以其数为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 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鬼信)、隐白(鬼垒)、大陵(鬼心)、申脉(鬼路)、风府(鬼枕)、颊车(鬼床)、承浆(鬼市)、劳宫 (鬼窟)、 上星(鬼堂)、男会阴女玉门头(鬼藏)、曲池(鬼腿)、海泉(鬼封)等十三穴。
百邪颠狂所为病,针有十三穴须认,
凡针之体先鬼宫,次针鬼信无不应。
一一从头逐一求,男从左起女从右,
一针人中鬼宫停,左边下针右出针,
第二手大指甲下,名鬼信刺三分深,
三针足大指甲下,名曰鬼垒入二分,
四针掌后大陵穴,入针五分为鬼心,
五针申脉为鬼路,火针三下七锃锃,
第六却寻大椎上,入发一寸名鬼枕,
七刺耳垂下五分,名曰鬼牀针要温,
八针承浆名鬼市,从左出右君须记,
九针劳宫为鬼窟,十针上星名鬼堂,
十一阴下缝三壮,女玉门头为鬼藏,
十二曲池名鬼臣,火针仍要七锃锃,
十三舌头当舌中,此穴须名是鬼封,
手足两边相对刺,若逢狐穴只单通,
此是先师真妙诀,狂猖恶鬼走无踪。
孙真人"十三鬼穴"歌
百邪为疾状癫狂,十三鬼穴须推祥。
一针鬼宫人中穴,二针鬼信取少商,
鬼垒三针为隐白,鬼心四刺大陵岗,
申脉五针通鬼路,风府六针鬼枕旁,
七针鬼床颊车穴,八针鬼市闹承浆,
九刺间使鬼市上,十刺上星登鬼堂,
十一鬼藏会阴取,玉门头上刺娇娘,
十二曲池淹鬼腿,十三鬼封舌下藏,
出血须令舌不动,更加间使后溪良,
男先针左女先右,能令鬼魔立刻降。
(针灸大全上说此有误:书上说无劳宫穴)
孙氏与徐秋夫的十三鬼穴中相同的是:人中,风府,承浆,颊车,少商,隐白,大陵,间使,舌缝
不同的是:徐秋夫的有神庭,乳中,阳陵泉,行间
十三鬼穴用于癔病和妇人脏躁效果好,而用于精神病效果一般,一般治疗时只取7-8个穴,因为这些穴位都是镇静用的,刺激性大,患者会比较痛苦.
一針鬼宮,即人中,入三分。
二針鬼信,即少商,入三分。
三針鬼壘,即隱白,入二分。
四針鬼心,即大陵,入五分。
五針鬼路,即申脈(火針),三下。
六針鬼枕,即風府,入二分。
七針鬼牀,即頰車,入五分。
八針鬼市,即承漿,入三分。
九針鬼窟,即勞宮,入二分。
十針鬼堂,即上星,入二分。
十一針鬼藏,男即會陰,女即玉門頭,入三分。
十二針鬼臣,即曲池(火針),入五分。
十三針鬼封,在舌下中縫,刺出血,仍橫安針一枚,就兩口吻,令舌不動,此法甚效。更加間使、后溪二穴尤妙。
男子先針左起,女子先針右起。單日為陽,雙日為陰。陽日、陽時針右轉,陰日、陰時針左轉。
刺入十三穴盡之時,醫師即當口問病人;何妖何鬼為禍,病人自說來由,用筆一一記錄,言盡狂,方宜退針。
针邪密要
凡男妇或歌或笑,或哭或吟,或多言,或久默,或朝夕嗔胀,或昼夜妄行,或口眼俱斜,或披头跣足,或裸形露体,或桑见神鬼,如此之类,乃飞虫精灵,妖孽狂鬼,百邪侵害也。欲治之时,先愉悦:谓病家敬信医人,医人诚心疗治。两相喜悦,邪鬼方除。若主恶砭石,不可以言治,医贪货财,不足以言德。
书符:先用朱砂书太乙灵符一道,一道烧灰酒调,病人服,一道贴于病人房内。书符时,念小天罡咒。
念咒:先取气一口,次念天罡大神,曰月常轮,上朝金阙,下覆昆仑,贪狼巨门,禄存文曲,廉真武曲,破军辅弼,大周天界,细入微尘,玄黄正气,速赴我身,所有凶神恶煞,速赴我魁之下,母动母作,急急如律令。
定神:谓医与病人,各正自已之神。神不定勿刺,神已定可施。
正色:谓持针之际,目无邪视,心无外想,手如握虎,势若擒龙。
祷神:谓临针之时,闭目存想一会针法,心思神农黄帝,孙韦真人,俨然在前,密言从吾针后,病不许复。乃掐穴咒曰:大哉乾元,威统神天,金针到处,万病如拈,吾奉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。
咒针:谓下手入针时,呵气一口于穴上,默存心火烧过,用力徐徐插入,乃咒曰:布气玄真,万病不侵,经络接积,龙降虎升,阴阳妙道,插入神针,针天须要开,针地定教裂,针山须使崩,针海还应竭,针人疾即安,针鬼悉馘灭。吾奉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摄。
又咒曰:手提金鞭倒骑牛,唱得黄河水倒流,一口吸尽川江水,运动人身血脉流,南斗六星,北斗七星。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